网站地图 服务指南 校长信箱

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向日葵 向阳成长”乡村志愿服务队赴六安市舒城县官塘村

发布时间:2025-07-15 来源:团委

6月30日至7月7日,团委组织“向日葵 向阳成长”乡村志愿服务队前往六安市舒城县官塘村开展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活动旨在响应“实践育人”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学生们怀着知识与热情,用自己的力量赋能乡村发展,以青春脚步丈量乡土中国。

英烈精神焕发璀璨光芒

7月7日,为铭记七七事变历史,传承爱国精神。驻村工作人员带领志愿者赴百神庙胡孟晋烈士纪念馆,开展红色纪念活动。队员们在工作人员讲解下,通过书信、照片等实物史料,深入了解胡孟晋烈士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英勇事迹。泛黄的战地书信里,“为民族解放甘洒热血”的誓言,让队员们深切感受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家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多元课堂 点亮乡村童趣

7月1日,在建党104周年当天,志愿者们开启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支教课堂,本次支教课程丰富多元,用知识与创意点亮乡村孩子的暑假,为当地20余名儿童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知识盛宴。

开营仪式后,趣味课堂陆续登场。英语小课堂上,志愿者们用儿歌教身体部位英文;动物大世界里,孩子认识奇妙生物,激发对自然的探索欲;古诗词学习时,志愿者讲解重阳古诗,传递传统文化魅力;名画鉴赏以简单临摹,培养艺术感知;安全教育课上,用情景模拟教孩子避险,守护成长。志愿者们通过红色观影与教唱红歌,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孩子们看红色影片、唱激昂旋律,在幼小的心灵种下爱国爱党的种子。

短短数日,支教队以趣味教学串联知识与成长,用行动传递爱心与责任,让乡村校园满是求知的笑语,也让红色精神、文化传承在课堂里悄然生长,为这个夏日留下温暖注脚。

汇聚民智 开拓振兴新路径

夏日的六安市舒城县官塘村,田间地头绿意盎然。“向日葵—向阳成长”志愿者服务队来到村里,依托当地已有直播设备开展“三下乡”志愿活动,为大别山特产“直播带货”,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的蓝色志愿服,在简洁专业的直播台前忙碌,手持写有“生切生晒”“假一赔十”的横幅,热情介绍官塘村的大别山特产: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霍山石斛,气味芬芳、可用于香薰护肤的香草精油,以及以本地优质作物为原料、经传统物理压榨而成的植物油。

此次活动不仅锻炼志愿者沟通与应变能力,更切实助力当地农产品销售。从田间到云端,这场“三下乡”活动以直播为桥,让大别山特产走出深山,也让青年学子在服务基层中读懂乡村。

倾听民声绘就乡村新图景

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志愿服务队来到官塘村进行农户家访,了解村民现今的生活状况并收集村民反馈的意见。询问的内容从田间作物长势到家庭收入来源,“你们能够上门听我们说心里话,感觉特别踏实”,这是走访的一户村民道出的心声。此次走访不仅使学生们学习到许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更为推动官塘村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依据,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倾听与实干中愈发清晰。

此次三下乡志愿活动虽已落幕,但大学生们以实际行动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意。青春的意义不仅在于校园里的求知探索,更在于走出象牙塔,将所学所悟融入社会肌理,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真心服务人民。未来,学生们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成长,继续以青年之姿担当时代使命,让志愿精神持续发光,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供稿:胡其枫  审稿: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