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安财院的圆形广场挤满了人,来自宾虹艺术学院的学生、陶艺爱好者、媒体朋友等聚集于此,一起“乐烧”。今年是宾虹艺术学院第二次举办现场乐烧活动。本次活动由宾虹艺术学院主办、禾美陶艺馆、又及陶吧、会展协会联手举办。
大国工匠禾美陶艺馆馆长、安徽祁门陶瓷厂陶瓷设计师、陶艺制作传承人何健,为师生们讲解中国传统文化陶瓷的艺术魅力,助力“职教育人”。禾美陶艺馆的何健老师说:“乐烧”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快乐地烧窑,普遍认为是现代陶器的一种烧制技术,和传统的陶艺烧制相比,“乐烧”的温度为900-1000度,相对较低,烧制过程也很短,前后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出成品,十分简单方便。
看着摆台上一件件完成施釉的作品,有五彩斑斓的茶杯、有生动逼真的动物,还有画满抽象几何图的花瓶……每一件都是纯手工打造的工艺品,每一个细节都是学生们心性的体现,每一笔勾勒都是大家度过欢乐时光的纪念。
码窑是很重要的技术活,讲究四大原则:合理的码窑密度,足够的通风面积,均匀的风量分配和最大的传热面积。这次烧制的工艺品一共34件,大小造型各异,都要在一个窑内烧制。学生们亲自码窑,经过不断的调整位置和密度,最后总共码了六层。每一层自上而下、由少到多地码放,然后盖上电窑的盖儿。点火,开始烧制!
随着一声“开窑喽”,经过3个小时的等待,所有人都围在窑炉周围,想要见证这难得一幕,用里三圈外三圈来形容一点不夸张。“倒计时,10、9、8……2、1。”伴随着大家齐声倒计时的呐喊声,两位学生协力抬起窑炉盖板,火舌不断地从里边伸出,热浪更是阵阵袭来,似乎是迫不及待地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样子。完全掀开那一瞬间全场欢呼鼓掌,满炉耀眼通红的陶器引得大伙儿啧啧称奇。随后将烧得通红的陶器放入提前准备好的桶内进行二次烧制,桶内主要放置有机物燃料,经过燃烧与高温的坯体表面发生急速还原反应,呈现出浓淡变化的黑色色调,将釉彩衬托得更加鲜艳,尤其是金属色彩被还原后会形成具有闪光性质的金属膜,颜色颇为绚烂。由于坯体在桶内还原时间、程度各有不同,所以烧出的结果随机性很大,很难模仿复制出同样的成品。大约烧制10-15分钟即可取出入水冷却,急速冷却容易造成釉药的冰裂效果,形成细碎裂纹的装饰效果,煞是好看。
寒风凛冽,但却并未阻挡大家学习和创作的热情。活动中,学生们开心的说:“我发的乐烧视频获得了4万多人的点赞,从来没有这样的开心!”艺术学生当然要玩出文艺范儿,哪怕是土土的泥巴,经过拉坯、涂画、烧陶、开炉,一个个自己亲手制作的艺术品诞生了!穿越时空而来,带你我重温中华传统文化,带你我读懂中华文化精髓,这就是陶艺乐烧的魅力。(供稿:尹淑月 审稿: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