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严格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皖教秘〔2022〕457号)的总体要求,现将学院2021-2022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如下。
本报告内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因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信息公开工作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清单》事项公开情况表等共8个部分。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时限自2021年9月1日起至2022年8月31日止。
一、概述
2021-2022学年度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遵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继续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持续完善公开事项,拓展公开渠道,切实做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最大限度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定期召开工作部署会,压实工作责任,提升工作合力,在全校形成上下联动、分工负责的信息公开管理协调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科学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以信息公开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加强招生、考试、财务、资产、人事等重点领域信息的发布、解读,进一步提高办学工作的透明度,依法依规受理信息公开申请。
二、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信息的方式和数量
学院利用校园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网和OA办公系统等多种方式主动公开信息。通过校园门户网站发布信息3609条;省教育厅、省供销社、安徽先锋网、中国供销合作社等省级和国家级平台共325条;信息公开网站301条。
(二)主动公开信息的主要内容
1.学院基本情况。包括学院概况、领导班子、机构设置等基本信息。
2.学院文件、规章制度、统计数据等有关信息情况。包括全年来学院制定和发布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和规章制度,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以及年度报告等信息。
3.关系教职工、学生利益和公众关注的重要事项。主要有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信息等学院招生信息以及毕业生就业服务等信息;学生评奖评优评助、勤工助学的文件政策和结果等;人事招聘、职称评审办法和结果等有关人事工作信息;学院科研项目申报、科研奖励制度和科研项目结果等科研管理信息;采购招投标管理办法等信息。
(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1.招生信息公开情况。学院不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通过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及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对招生简章、学科专业发展、招生计划、近年分专业招生录取数和录取最高分、最低分、省控线等有关信息进行多方位宣传。招生制度建设等各个环节实现多方位、全覆盖信息公开,招生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让广大考生及时了解相关招生信息、查询招生阶段的各项工作进程和结果。
2.财务信息主动公开情况。及时公开财务规章制度、年度财务收支情况等财务信息。严格招标采购程序,及时发布学院各种招标信息,包括公开招标公告,采购方式,中标、成交结果,采购合同等内容,接受社会和投标企业监督。
3.人事信息主动公开情况。包括与教职员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才招聘、职称评审、评先评优、人事干部选拔任免等信息。对于社会关注度高的人员招聘,通过网络渠道发布招聘岗位,资格审核、考试考核、录用结果等进行公示,同时发布监督、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监督,进一步增强人事工作的透明度。
4.学生管理服务公开情况。包括学籍管理、奖助学金评审、助学贷款规定、学生奖励处罚办法、学生申诉与处理等。对于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奖助学金,学院坚持公正、公开、公平原则,严格遵守各项奖助学金评审程序,按照规范操作。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2021—2022学年,全校依申请公开信息2件,涉及学院专业设置和职称评定等情况,依申请公开的信息均按程序及时处理并予以回复,信息公开的收费和减免均没有发生。
四、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
随着学院信息公开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社会公众、全校师生员工对信息公开的关注度和认同感逐年提高,对信息公开工作给予了理解、支持和肯定,尤其对于学院能够快速提供和高效反馈各种信息表示满意,社会公众对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反映良好。
五、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
2021-2022年度,学院未发生因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情况。
六、信息公开工作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经验
1.主动公开。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和学院实际情况,主动将相关信息进行公开,使广大师生和社会能全面了解学院基本情况和发展状况。
2.及时公开。学院在招生工作、财务管理、干部任用、人事任免、科研管理、评奖评优、职称评审、教育教学、基础建设、设备采购等重点领域,做到第一时间信息公开,及时让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了解情况。
3.多渠道公开。学院继续通过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校报、广播台、校内电子屏、公告栏等传统媒体,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座谈会等会议形式积极公开信息,确保重大决策、改革发展方案及相关工作进展能多渠道公开。
(二)存在问题
面对新时代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尤其是跟社会公众、学院师生的新期待相比,学院信息公开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包括监督考评力度偏弱、部门主动公开意识不强等问题。
(三)改进措施
一是提高信息公开意识。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发挥信息服务作用,主动、及时、有效回应师生关切问题,加大对重点决策的解读力度,增强信息公开实效。
二是加强信息公开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信息公开网,围绕清单事项,进一步细化栏目;健全依申请公开信息制度,规范信息公开申请联动机制,明确依申请公开信息的范围与界限,确保依法规范的开展信息公开工作。
三是提升信息公开服务水平。进一步学习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的政策规定以及兄弟单位的有效经验,完善信息公开监督考评制度。加强与师生的互动交流,积极拓展校内各二级单位的信息发布渠道,切实提升信息公开服务水平。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学院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八、《清单》事项公开情况表